首页 | 古代书法 | 当代书法 | 古代绘画 | 当代绘画 | 丝绣制品 | 瓷器 | 杂项 | 业内资讯 | 收藏常识 | 艺术交流
古代书法
A
B
毕道远
C
曹鸿勋 曹琨 褚德彝
D
单为聪 戴恩溥 丁佛言 杜受田
E
F
方尔谦 冯恕
G
郭尔池 郭宗皋 高邕 郭育才
H
何绍基 华世奎 黄曾源 何维朴
胡宝仁 贺寿慈
I
J
景善 江国栋 贾桢 贾景德
K
康有为
L
李瑞清 鲁琪光 陆润庠 刘文玠
刘勃 梁同书 李鸿章 梁文灿
刘勃 林则徐 刘廷琛 刘春霖
刘福姚 刘墉
M
孟广慧 牟所
N
O
P
潘龄皋 潘祖荫
Q
岂弟子 綦保龄 祁寯藻
R
S
商衍鎏 松年 孙文 孙桐芬
T
汤右曾 谭延闿 谭泽闿
U
V
W
王崇烈 王垿 王懿荣 王祖光
翁同和 吴佩孚 王景松 王乘燮
汪乃驹 王国维 汪洵 王占元
王启曾 文震孟 王文治 吴士鑑
王寿彭 吴昌硕
X
熙麟 谢隽杭 徐世昌 徐世襄
徐堉 萧彝元
Y
杨连奎 杨其焕 英和 伊立勋
俞樾 姚华 杨橄
Z
赵汝湧 朱孔扬 朱振名 翟云升
张祖翼 张新瀚 张謇 章鋆
郑孝胥 张之万 左宗棠 祝椿年
张丰勋
当代书法
A
B
C
崔明泉 陈立夫
D
E
F
范扬
G
高余丰
H
胡铁生
I
J
蒋之 蒋维崧
K
L
李登辉 梁寒操 林散之 刘海粟
梁漱凕 李苦禅 李铎
M
N
宁兰智
O
欧阳中
P
Q
权希军 启功
R
任政
S
史世奇 孙志强 孙晓云 沈鹏
史树青 沈尹默
T
U
V
W
魏启厚 王学仲 王镛 武中奇
吴湖帆
X
许麟芦 薛夫彬 熊伯齐
Y
阎锡山 于右任
Z
邹德忠 邹振亚 张同印 张书范
赵朴初 周慧珺 朱学达
 首页 > 古代书法 > 梁同书> 正文

梁同书行书对联130*28【已售】

作品售价:
详细信息:
点击数:1999
作者简介:

梁同书(1723年~1815年),字元颖,号山舟,晚自署不翁、新吾长,钱塘人。大学士梁诗正之子。梁同书生性重孝,以书法著名。








  梁同书[1](1723—1815),钱塘(令浙江杭州)人。清代书家。字元颖,号山舟,晚号  梁同书代表作品
不翁、石翁,九十以后号新吾长翁,与安徽亳州(今徽县)梁、会稽(浙江绍兴)梁同治并称“三梁”。大学士梁诗正之子。天生颖异过人,端厚稳重。乾隆十二年(1747)举人,乾隆十七年特赐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散馆授编修。后任顺天乡试间考官、会试同考官、翰林院侍讲、日讲起居注官,赐加侍讲学士街。忧归不复出。同书治家,以身作则,家法亦严,因此杭人都称道梁氏家法。生活简朴,衣帽终生不换,平时不宴宾客,不受馈赠。毕源曾从楚地赠同书大砚一方,同书坚决不收,毕源执意相赠,同书只好收下,数年后托友还砚于毕。工书法,初学颜柳,后学苏米,晚年纯任自然,冠绝时流。诗多雅意,文亦清峭,故为书名所掩。年九十余,尚为人书碑文墓志,终日无倦容,并无苍老之气。卒之前数日,自书讣,苍劲如昔。新书碑版遍环宇,与翁方纲、刘石庵(刘墉)、王梦楼(王文治)并称于时。日本国王曾派人求书,朝鲜、琉球等地亦以其书为贵。著有《频罗庵遗集》、《频罗庵论书》、《直语补正》、《日贯斋涂说》、《笔史》等。传世书迹甚富,小楷书作尤多。《苏老泉文卷》,书于乾隆五十九年(1794),时年72岁。纸本墨迹。纵33.4厘米,横571厘米。故宫博物院藏。梁同书博学多文,善鉴别。由他书写的碑刻和题写的不可胜数,负盛名60年。此件行书作品,其书不拘苏、米形迹,而得其神韵,貌丰骨劲,味厚神藏。其章法平稳,行距疏朗,用笔平和自然,都是承继赵孟頫、董其昌遗风的结果。此卷中字字提按顿挫交待清晰,技法精湛娴熟,看似寻常,无新奇惊人之处,然欲达到此也并非易事。梁同书在书写时挥洒自如,将其功力与性情和谐统一于此作品中。此卷虽然不是梁同书最好的作品,但也能反映出他书艺水平的基本状况。
编辑本段成就影响
  他的书法也是从董、赵起步的,并且博涉颜、柳、米等唐宋诸家。他主张不拘泥于前人的成法,强调在创作中自出胸臆。在《频罗庵论书》里他是这样说的:帖教人看,不叫人摹。今人只是刻舟求剑,将古人的书一一摹画,如小儿写仿本,就便形似,岂复有我。梁书以行草见长,结字端严稳妥,用笔娴静流畅、平和自然、从容洒脱,那种温文而雅的书卷气息常常扑面而来。因为父亲身居高位的关系,梁同书年轻时候的书法就已名扬海内,负书名六十年,当然与他的长寿有直接关系。时论把他和刘墉、王文治、翁方纲并称四大家。并且声名远播到琉球、朝鲜和日本。
编辑本段人物性格
  梁同书生前淡泊名利,性情耿介不合于流俗。父母死后,他就借口足疾不再做官了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),孝圣宪皇太后八十大寿,梁同书进京庆贺。在大臣们集体晋见皇帝的时候,乾隆帝看到他说:“汝来乎?”梁同书回答:“臣足疾未痊,祝圣母万寿后即回藉。”当时太仆陈句山先生和他站在一起,感到很奇怪,回去就问他:“顷上方向用,何自退若是?”他说:“实有足疾,何敢欺也。”乾隆五十五年(1790),皇帝八十大寿,梁同书晋京贺寿,有人就劝他拜谒首辅以得高位,他毅然不顾,第二天就离京了。他做了《家居赋答友二首》诗以明志。   其一   卅年蒲柳早衰芜, 壮不如人况老乎。   苦笋硬差良有愿, 葫芦依相已维摹。   休言报国文章在, 只合投闲草木俱。   物不答失天地大, 始终渐负是顽躯。   其二   北望君门首重回, 一门三世荷栽培。   臣心不似菤葹草, 天意须怜臃肿材。   絮已沾泥飞不起, 豆和灰冷爆难开。   他生愿作衔环雀, 再上觚棱高处来。   同书治家,以身作则,家法亦严,因此杭人都称道梁氏家法。   毕源曾从楚地赠同书大砚一方,同书坚决不收,毕源执意相赠,同书只好收下,数年后托友还砚于毕。梁同书平时生活艰苦朴素,钱泳在《履园丛话》里说他“如旧家子弟,不过循规蹈矩,饱暖终身而已。”简朴到一个官帽好几十年也没有换过,他不喜钱财,也不喜欢参加饮宴。在自己过七十寿辰的时候,把凶具摆在门前以谢客。原配汪氏夫人比他年长一岁,比他早两年去世。老伴儿死后,他做了一幅挽联:一百年弹指光阴,天胡此靳?九十载齐眉夫妇,我独何堪!写得感情真挚,可见平日里夫妇之间多么恩爱。梁同书于嘉庆二十年七月十五日(1815年)去世,享年九十三岁。夫妇都能如此高寿,真是难得。死前的数日,他亲手写好了讣告,遗命不让子女治丧,不刻行状。谈泊之心可谓自始至终。
编辑本段评价
  梁同书笃信佛教,经常用小楷书抄写佛经。佛教中称木瓜为“频罗”。因他家院子里有一株,所以号频罗庵主。又因嘉庆十六年(1811)冬天,他病重得几乎死掉,痊愈后于是自号新吾长翁。   虽然读梁同书的书法不能给我们学习书法带来更大的帮助,但他耿介拨俗的性格,不慕名利的价值观念,朴素的生活方式还是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。这些和当代那些所谓的书法家们身上的东西相比,是多么的不同啊。
首页 | 古代书法 | 当代书法 | 古代绘画 | 当代绘画 | 丝绣制品 | 瓷器 | 杂项 | 业内资讯 | 收藏常识 | 艺术交流
Copyright © QLshoucang.com 齐鲁书画收藏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0027977号
电 话:15966455888  邮 编:265500  邮 箱:1301676714@qq.com
地址: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永安街339号  QQ:1301676714   联系人:孙志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