牟所 楷书四条屏 90×30×4【已售】 |
 |
作品售价:协商
详细信息:牟所 楷书四条屏 90×30×4
点击数:6195
作者简介:
    牟所(1792—约1851)字无逸,号一樵,栖霞城里悦心亭人,清道光乙酉科(1825)拔贡,丁酉科(1837)举人。任工部铅子库主事,都水司主事,南河河防同知。  牟所先生出生在名宦书香门第。《牟氏谱稿》记载,牟所生于己于1792年,一岁时,父亲去世。幼小的牟所失去父亲,其成长除了母亲肖氏的养育之外,再就是两位叔父,尤其是二叔父牟庭(著名经学家)以及他外祖父家庭的影响。牟庭终生对学问一丝不苟,对后生的教育十分严格,牟所自幼刻苦读书,在家庭正规严格的教育下,学业进步很快,1825年拔贡,由于书香门第的熏陶,先辈的正确教导,他更是勤奋好学,读书俱佳,学业成绩喜人。           牟所以七品京官改南河同知,因性情孤傲,不妄与人交接,勤学工书,别具一格自成一家。牟所先生一生苦心孤诣不懈求索,主攻楷、行二种书体。道光年间,牟所的书法名噪一时,被书法家何绍基叹为“山东书法第一”。 由此观之,牟所先生在当时书法界的位次和声誉非同反响。        牟氏早期作品写得厚重雄浑,丰润遒劲,渗透着浓重的颜书法度,超凡脱俗,格调清雅不失大家风范。牟氏早年作品更见雄强厚重,大气磅礴,正而不窘,庄而不板滞,端严朴拙,对颜书研究颇深,领会透彻。 其晚年书作,既有颜书之法度,又见融入篆书、隶书意韵、笔势生动多姿变化丰富,毫无局促之感,融汇了魏晋书法之神彩,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品位,独树一帜自成一家。名列清代四小书法名家之内(何绍基、毕道远、林凤官、牟所),世称南何(何绍基)北牟(牟所)。
|
|